爱因斯坦曾说: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之后,发现神学家早都坐在那里。换句话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想必大家对此都不陌生,但谁能想到科学的精准与神学的混沌竟然可以在互联网科技领域有了一次微妙的结合呢?
那些 IT “神学”
“开光” 一词最早源于道教,本着 “万物不可轻之慢之” 的信仰,通过一系列复杂仪式以达到保佑平安及防御外邪的目的。2017年,臭名昭著的勒索病毒 WannaCry 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肆虐,超过150个国家都曾受到其侵害,随后在各大社交媒体中,出现了一组俄罗斯神父为服务器受洗的照片,引发热议。
无独有偶,在日本,作为全球“宅文化”神殿的秋叶原,也在其当地的柳林神社,供奉了《命运石之门》中一台名为IBN-5100的旧型号电脑,迎接全世界游戏迷的膜拜。
小编认为,在宗教的世界里,纵有各种不同的流派和信仰体系,但对计算机这玩意儿可未必管用:一个漏洞可能击穿一切,一个误操作很可能造成系统紊乱、数据丢失。不论IT人员运用何种语言,技术是绝对的客观与精准,众生平等。与其玄学加持,不如在数据安全方面早做准备。
若非被伤透心,谁想求神拜佛!
“数据灾备” 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但凡对数据安全有点要求的企业也都做过不少努力和尝试,但效果却差强人意,总有种“一顿操作猛如虎,仔细一看原地杵”的感觉:
-
货比三家后采购了一套数据灾备系统,结果出事儿了才发现数据恢复要一周/半月的时间,黄花菜都凉了。数据恢复不出来,又或是恢复出的数据不能用的情况比比皆是,厂商一堆借口,什么文件数量太多、文件太小、文件路径太深……企业实在耗不起,内心很受伤;
-
钱没少花,但各产品操作复杂,日常需要专人维护来保证正常运行,还得花时间常做数据验证,否则也不知道是否真的“灾备”了,效果好不好且不说,成本倒是搭进去不少;
-
昂贵、繁琐、专业的数据保护似乎只是大公司所能企及的,中小微确实能力有限,谁也不会在“家徒四壁”的时候萌生买一个5A防盗门的想法,可谁又真的愿意夜不闭户?
-
……